房子在周围基础配套设施非常完备方便。
93次查看 0评论
“用一个词来形容俄罗斯,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词一定是‘战斗民族’。”这是中国学生赵文君写下的话,她正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就读,文章的标题就叫《我眼中的战斗民族》。 赵文君的看法并非独家,此前《文汇报》曾发表《“战斗民族”是怎样炼成的》一文称:“俄罗斯民众正凭借‘超人’一般的勇气和表现,为自己赢得了‘战斗民族’的称号。” 在网上,俄罗斯电视剧《我是如何成为俄罗斯人的》风靡一时,却被网友们译成《战斗民族养成记》。 然而,对“战斗民族”这一称呼,俄罗斯人不太必认同。 有网友通过短视频在俄罗斯进行街访,绝大多数受访者不喜欢“战斗民族”,认为该词太有“侵略性”,他们更愿用“爱好和平”“自强”“友善”来形容自己。在网上,俄罗斯网友反驳称:“我们可不是战斗民族,英国人、美国人比我们好战多了。” 俄罗斯人不接受“战斗民族”的称呼,可能是不太了解,该词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1840年以来,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屡屡遇挫。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清军动员20万人,英军动员不足2万人,结果却是清军伤亡2.2万余人,英军死亡仅523人。战争造成国力日衰,各种社会矛盾集体爆发。 1915年,在日本逼迫下,袁世凯政府被迫签订了《二十一条》,引起国人哗然,相关日期被定为“国耻日”,通过教育系统,传达给全体国民。 随着亡国焦虑的不断加重,知识群体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他们大声疾呼,以唤醒全民族的战斗精神,到抗战时达到最高峰。 比如《前线周刊》第12期(1938年)上刊发了李墨痕的《怎样建设战斗的民族性》一文,提出:“锻炼体魄,祛除昏庸萎靡的颓风,上下一致振奋起来,把中国固有的‘军人魂’唤回。” 在《边疆通信报》总第76号(1941年3月22日出版)上,发表社论《民族战斗体》,提出:“用这全体的力量来革命,来抗战,来建国。” 其实,早在1923年11月1日的《会声杂志》(上海工部局华员总会会刊)上,便头条发表了《中国缺乏战斗的民族精神》一文,引用陈启天先生的话:“中国缺乏科学的物质文明,已有人极力提倡了;中国缺乏斗的民族精神,却少有人注意培养。” 在当时,“战斗民族”被视为应对民族危机的解药,但对“战斗民族”的定义非常宽泛:古希腊、古罗马乃至中国的秦朝,都被视为“战斗民族”,连阿尔巴尼亚的梅尔梭罗人,也被称为“最猛挚之著名战斗民族”。 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历史观:“战斗精神”是民族崛起的要件,一旦它被文明所遮蔽,该民族将走向消亡。而保持“战斗精神”的妙方,则是: 首先,锻炼身体与意志。 其次,重视兄弟情,不沉溺于男女之情和家庭生活。 其三,言行举止刻意粗糙,不拘泥于礼教。 其四,勇敢精神,不断挑战自我。 其五,将斗殴视为家常便饭。 这些不近人情的妙方,最终投射到俄罗斯人身上。 正如赵文君在《我眼中的战斗民族》中,刻意突出俄罗斯人的“彪悍”:幼儿园的孩子在冬天挑战冰桶,俄罗斯民航飞行员的粗糙操作,俄罗斯大妈怒斥劫匪耽误了她的时间,对伏特加酒的依赖…… 还有一些作者将俄罗斯人的“彪悍”与其历史结合起来:屡遭外来侵略,为自身安全考虑,只好不断扩张。伊凡雷帝时,版图不过280万平方公里,到罗曼诺夫王朝时,已达2280平方公里,增长了7倍。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150年中,相当于每年扩张出一个荷兰。 这些作者忽略了,这种“彪悍”可能是历史书写的产物。 从英国学者费吉斯的《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中可以看出: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俄罗斯出现了民族认同的焦虑,为建构“俄罗斯性”,不得不将夸张地方特色,使其成为集体身份的象征,走进用文化抵抗文明、用特殊性替代普遍性的格局中。 比如伏特加,本是波兰民间的一种酒,古代俄罗斯平民较少饮用,但在学者们 “伏特加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的鼓噪下,越来越多的平民沉浸其中,使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一度降至50多岁,低于女性近20年。 再如冬季的冰桶挑战,是所有高寒地带居民都有的习俗,但俄罗斯却将其视为民族特色,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中推广。 性格急躁本是人之常情,但被妆扮成“耿直”“率真”,成了“俄罗斯性格”,在此鼓励下,一些人自控能力下降。 可见,“战斗民族”是中俄在现代转型中误会的交集:后者试图塑造“独特性”,恰好契合了前者的期望。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战斗民族”是一种褒扬,但这种褒扬很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认可。 “战斗民族”的风险在于“刻板印象”。即以偏概全,忽略了俄罗斯人的多样性。 俄罗斯人高度重视教育,文化积淀深厚,普通俄罗斯人举止斯文、非常有教养,即使在食不果腹的困难时期,人们购物时依然队列整齐,少有夹塞、吵架现象。俄罗斯人非常看重个体尊严,即使失业,也不愿在街头摆摊……凡此种种,显然不属于“战斗民族”性格。 在今天,许多年轻网友称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主要是受日漫《七龙珠》影响,其中赛亚人天生性格暴躁、战力极强,被称为“战斗民族”,符合网友们对俄罗斯人的刻板印象。 在当代汉语中,“战斗民族”的褒意远多于贬意,但名从主人,人家不接受,还是不妄说为好。 文/唐山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南部微生活·版权声明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5、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