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育儿 / 正文

解读中国父母“集体口头禅”之——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

2019-01-20| 发布者: 南部微生活| 查看: 674

中国父母的“集体口头禅”还有一句非常高频的万年老梗,而且家长也以此为乐,经常拿来逗弄小孩,跟孩子开玩笑的,那就是——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

孩子好奇心很重,小的时候,经常会提问:爸爸妈妈,我是哪来的?”你呀——你是垃圾筒里捡来的。“

多么熟悉的台词,多么熟悉的配方,多么亲切的画面......

解读中国父母“集体口头禅”之——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

当然,当孩子有发此问的时候,家长的这般回答是开玩笑的成分居多。逗孩子的后果确是自己寻了开心。但这无心之举却有三不妥。

一、忽视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有发此问时,是出于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研究专家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曾经专门提及,当好奇心发生时,大脑中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区域、以及奖赏期待的区域会被激活。而家长随意的敷衍,是对孩子好奇心的漠视。父母的责任是“别把孩子的好奇弄没了”。

前几天看到歌手陈美龄的教育故事。她早年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不仅懂得如何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还把三个儿子送进了斯坦福,自己也取得了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学位。她回忆以前儿子小的时候,一次“咚咚咚”走到厨房,兴高采烈地问了她一个有趣的问题:“妈妈、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她一下子回答不了,但她立即关掉了煤气炉,大声称赞:“你问得真好!”然后母子俩兴高采烈地一起去寻找答案。陈美龄说:“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

所以,当孩子发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是他对自己充满好奇的时刻,是他对自身进行探索的时刻,我们作为父母的,却用一句玩笑话来敷衍了事,是不大妥当的。

二、错过教育的好时机

孩子发此问的时候,其实是一个给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性启蒙教育的好时机。好多家长觉得这个事情难以启齿。其实,生命教育和性教育都不必遮遮掩掩的。家长要大大方方地坦然的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他们自然也把“性教育”当成平常的事。家长们用这样一句玩笑话随口敷衍过去,显然是逃开了自己作为父母该担负起的给孩子进行教育的责任。

解读中国父母“集体口头禅”之——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

三、造成孩子心理的阴影

孩子心性单纯,家长说的话都当成是真的。有些脆弱的,心思细腻敏感的小孩子会信以为真,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影响。有些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说就会放声大哭,非常气愤,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自卑心理。家长们也不要小瞧这句话的杀伤力,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有些孩子会浑不在意,但有些却会藏在心里,成为创伤。

解读中国父母“集体口头禅”之——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

所以,伟大的父母们的还是该像陈美龄女士学习,努力学习些心理学的知识,和教育学的知识,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年轻父母们要重视孩子的好奇心,抓住这些教育上的契机,让孩子对学习和知识的取得,拥有源源不断的热情。

话说,现在真的有很多动画短片和绘本都在普及这个”我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可以亲子共读绘本,也可以给孩子播放,诸如《小威向前冲》之类的动画片。请家长一定不要回避与敷衍,认真回答吧!因为在孩子了解生命孕育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对父母的感恩,更会让您与孩子更加亲近信赖。

解读中国父母“集体口头禅”之——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

解读中国父母“集体口头禅”之——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0人已打赏

1条评论 674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南部微生活 2019-1-20 17:55
转发了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推荐
发表主题 签到
客服中心
微笑生活,快乐分享!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用户协议
侵权投诉
意见建议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新闻合作
客服中心

南部微生活

南部印象

分类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anbuw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