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 正文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2019-01-20| 发布者: 南部微生活| 查看: 1172

对于民国时期,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评价。喜欢民国的人,说它思想活跃,英雄大师辈出,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奠基时期。就连民国的普通人,也有种特殊的风华神采。不喜欢民国的人,说它荒唐残酷,天灾人祸横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乱世。仔细分辨,这两种说法并不是针锋相对的,所说的只是一个时代的不同侧面。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民国我们将这个时期称为“银元时代”,也就是银元流通的年代。从货币制度上讲,银元的通行时间,是清末光绪年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但由于战乱等原因,民间私下使用银元一直延续到四十年代末。从空间上讲,本篇以银元的流通为背景,翔实生动地记录了当时上海的经济生活和三教九流的人物。

民国的货币制度

今天,银元和铜钱一样,都属于收藏品。如今的一块银元,价值取决于年代和版本,成交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本书里写道,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手里有十枚袁世凯复辟后没来得及发行的“纪念银元”,这种孤品,更是藏家们梦寐以求的。但在民国时代,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铸造的银元,币值都相等,因为它就是流通中的货币。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中国最早的银元出现在咸丰年间,是商人们为方便计重,手工打造的银饼子。墨西哥铸的鹰洋流入以后,中国也开始大量制造银元,制式从光绪年间的“龙洋”,到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北洋龙”。每块银元的规格,都是按照旧制十六两,含有七钱三分银子。

除了银元,当时还通行过其他几种小面额辅币:一种叫“银角子”,也就是南方所说的“毫子”;另一种叫“铜元”,老北京称为“铜子儿”。值得注意的是,铜元与银元的换算不是十进制,而是根据牌价随时变动的。在物价稳定时期,1枚银元换128枚铜元,后来逐渐超过了1:180。为了统一兑换标准,民国中期发行了十进制的货币。新的银角子含镍比较高,就是今天“一角钱”的前身,一枚铜板也就是后来的一分钱。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当时,外汇牌价也是和银元进行兑换的。三十年代初期,一块银元兑换1.6日元、0.33美元。所以,你看出来了:银元既是硬通货,也是本位货币。也就是说,其他货币和资产会波动,而银元的价值是锚定不变的。之后,当民国发行纸钞法币时,最初也是和银元1:1兑换,但是不出几年,就开始不停地贬值。而在民间,银元在私下交易中的价值,却保持着基本不变。法币的这个戏剧化命运,我们几分钟后再讲。

好,关于什么是银元,我们做了简单介绍。再谈后面的话题,包括今后你再接触民国时期的材料,就有一个货币单位概念了。那么,你的下个问题一定是:当时的人一个月赚几块银元?一块银元的购买力到底是多少呢?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先来说收入问题。1915年前后,上海商铺的掌柜,也就是经理,工资是8元,普通职员是4-6元。到30年代,经过几轮物价上涨,底层贫民的家庭月收入在10元以下,普通工人和小职员的月收入在10-20元之间。一名中学教员或银行职员的月薪是30元左右,一名普通医生的月收入是4、50元,这就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上海的物价和收入,是全国最高的。同时期的北平,大学教授的收入在80元以上,这可以支撑一大家子的体面生活,过有用人、有车夫、住大四合院的生活,而且每月有结余。而国民党在地方上的税务官、海关稽查等肥缺的俸禄,可以达到2、300元,这就属于权贵阶层了。一个小康家庭,包括房产在内的家产在1000块银元左右。上海历来是富人云集的地方,一位经常被报纸炒作的富豪去世时清点财产,折合成银元是二三十万。

咱们再来说说物价和消费。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银元是很大的面额,轻易不会动用,日常使用的是银角子或铜元。1915年前后,一碗上海人常吃的大排面,只要4枚铜元。做一身高级的长袍马褂,需要6元。一双比较好的儿童皮鞋,大概1元。平民家庭操办一场葬礼,会花费20元左右。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每石米,也就是120斤米,价格在3元6角上下浮动。有意思的一点,当时上海市民吃的米,已经开始从泰国进口了,价格比江浙的米更便宜。到三十年代,每石米的价格上涨到六七元到十五元。北方以面食为主,在北平,一袋50斤装最好的美国面粉是2元。如果仅仅以粮食估算,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在这20年里,随着物价上涨,一块银元的购买力,从相当于今天的100元以上降到了30元以下。

为什么说只能是大致呢,因为当时的商品价值和消费结构都和今天完全不同。大家习惯用米来估算,是因为这是人人必需的花费。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水平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当时粮食的综合成本,比今天要高得多。

要说价值比现在低的,最极端的自然是房子了。先来说租房。1915年前后,上海县城,也就是今天上海的中心区,一套住宅的租金是每月8元左右,最便宜的只要2元。而市中心一座医院的旧办公楼,当时的售价只有800元。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房价也在飞涨。到三十年代,那座旧办公楼的成交价达到了13.6万元,20年涨了170倍。南京路上一座小楼的2层,月租金是50元。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三十年代,如果买了市中心一块4亩左右的土地,成交价5000多元,三年后,这块地上涨了近6倍。当时上海占地一亩左右的洋楼,价值在1万到2万银元之间。同时期,北京一座三进的大四合院,不超过5000元。广州的一座独门小院,才不过三五百元。看来,上海的房价,始终是全国最高的。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民国的钞票体制。在民国时代,人们对银元和钞票的感情不一样。很多人觉得,只有银元才是真正的钱,所以被称为“现大洋”。上海人常说“财不露白”,这个“白”字,也是指银子和银元。许多传统观念的家庭,都会在院子里挖洞,埋藏整缸的银元。这种价值观,不完全是观念陈旧,也是在战乱和金融系统崩溃过程中留下的经验。

今天提到曾在1935年到1948年流通的法币,好像是民国的一场闹剧。但法币的出现,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1932年,日本挑起淞沪战争,上海的钱庄、银行全部关闭,因为开门的话,储户们会蜂拥而至,把手里的庄票、钞票兑换成银元,让银行瞬间倒闭。淞沪战争签署停战协议后,日本又通过收买中国银元的方式破坏中国经济。这促使南京政府加紧改变以白银为交易单位的模式,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在法币运行前期,通过签署《中美白银协定》等手段,国内物价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稳定。发行法币,还让中央政府获得了向美国购买武器的资金。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法币的明显贬值出现在1938年4月。当时,对物价敏感的上海市民,纷纷把手里的法币换成商品,囤积各种货物。我们在文献资料里见到过,那个时候的物价一天三变,人们拎着像今天一提卫生纸那么多的钞票上街买东西。一根油条,几个月里就从两千元涨到了一万元,一根火柴相当于133元。陈存仁囤积的几桶汽油,以战前的法币估算,可以买下一幅地皮。银行疲于清点,发行了一种以千万为单位的拨款单,被家庭妇女称为“八卦单”。 有人则干脆用法币代替白纸来糊墙。

这个时候,美元、黄金和银元自然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我们说过,法币在刚发行时和银元是等值的。到了1948年南京政府准备废弃法币时,再想换一块银元,要花1400亿元法币——注意啊,单位可是亿元。所以,老百姓们对银元的崇拜,一点儿都不奇怪。甚至,今天对银元的收藏热情,也许还隐含着这一层历史记忆。小小的一块银元,在国运多舛的民国时代,真是个传奇性的存在。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上海人都是怎么赚钱的

说起民国,最重要的一个场景就是上海,这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历史人物们的主要舞台。在陈存仁的讲述里,大上海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既有别具民国风度的人情练达,又有阴险狡诈的商业手腕,更有杀伐决断的国际视野。可以说,今天人们为了赚钱所想所做的,大多是老上海们早已经想过和做过的。

在法租界有个叫盘登的法国人,本来只是无赖出身,借着外商的身份,搞出了一种叫“万国储蓄会”的集资:就是每月存12元,十五年后收回本金。这种零存整取的利息很低,本来没有吸引力,但他设计了一种月月抽奖的形式,头奖是2000块,特奖是5万元。这让储户们觉得既是在存款,又相当于每月多了一次中彩机会。发横财的例子,让上海市民趋之若鹜。“万国储蓄会”竟然吸纳了上亿的资金,相当于当时上海十几家银行的存款总额。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民国时期,上海外商中最有影响的是犹太商人哈同和沙逊。哈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上海市中心的花园方圆20公顷,建筑仿照皇家园林。沙逊的经营模式是囤积土地,升值后再卖出一半,剩下的利用贷款建楼自持。最有名的一座沙逊大厦,年租金就达到了几十万。在抗战爆发前,沙逊将公司分割出售,携带巨款离开了中国。

这些合法或非法,正当或邪恶的经济活动,共同成就了一个繁荣世俗、充满无限可能的上海,孕育出现代城市文明的开端。今天中国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从这些经济活动中延续而来的。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1935年,这个区域的人口只有几十万,主要从事传统商业。真正的“十里洋场”大上海,是在英法租界,人口达到了300万以上。而随着商业蓬勃,大量人口涌入,劳动力和市场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拓展。三十年代,上海拥有了全国一半的现代工厂和百货公司,是中国工商业的发源地。

上海商业繁荣的基础,是金融业的发展。民国上海的金融界,既有银行,也有从清代保存下来的钱庄。照理说,有了现代化的银行,老式钱庄就该被淘汰了。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钱庄是一种无限责任公司,一旦出现债务,将由全体股东的个人资产偿还。所以,钱庄是有严格审核制度的,只接纳资产情况良好、从事正当生意的富豪客户。当时,拥有钱庄的庄票,也就是支票,是上流社会的身份象征。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开办钱庄的大多是宁波、绍兴同乡,彼此间拆解资金不需要签署契约和担保,全凭口头信用,小到几千元,大到几十万,即便没有第三者证明,也不会出现抵赖现象。

今天,在一些地域和行业,仍然存在这种乡土社会式的资金往来。这不仅仅是商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并不是只有落后的一面:当时的出资人,也就是东家,出于同样的信用模式,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都全权委托给了经理,也就是大掌柜,自己只在年底听取一次报告。在传统伦理对双方的约束下,这种经营模式反而极大地节省了交易和管理成本。大掌柜可以不受掣肘,充分发挥才能。宁波有个伙计,为东家代管资本总额八百两的颜料店,竟然一年就实现两万多两的利润,直接就被东家赠送了股份,身份变成了股东。而出资人一方,也可以迅速将盈利投入新的领域,把精力集中在战略问题上,不必参与具体业务。在近代商业史上,无锡纺纱厂荣家、宁波烟叶大王陈家等民族企业代表,都是从这种传统商业模式中脱颖而出的。

上海文化的繁荣,是由出版业带动起来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的出版机构,和北京大学一同被称为“中国近代文化双子星”。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界对新模式的探索,不亚于今天的 IT 业。比如,当年曾经有一种“一折八扣书”。就是定价1块钱一本的书,打一折后是1角,再打八扣,只卖8分。就算最初的定价虚高,折后价格也低得让人难以置信了。这种出版物主要翻印章回小说这类畅销书、快销品。原理就是利用雄厚资金,通过大宗购买纸张、大量印刷来摊低每本书的成本,再以低利润率迅速向全国市场倾销,通过快速资金回笼来实现盈利。同时,也能迅速碾压其他竞争者。这说明,当时这些出版公司的运作能力已经非常成熟了。

说到这儿,我们又要绕回到开头的那个话题:民国究竟是不是一个好时代呢?如果从商业文明的角度来说,这个繁荣发达、丰富多彩的民国,恐怕只存在于上海。当时的北平几乎没有城市工业,完全是一座乡土文化的古城。他对北平的物价之低赞不绝口,就连齐白石作画的报价,都比上海画家要低一倍。可是,物价低,也代表着收入和生活水平不高。

民国银元时代简史

当时的农村生活相当艰难,村民们根本就没见过银元,连银角子都很少使用。所以说,对民国感受如何,实在是要看身在何地,属于哪一个阶层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0人已打赏

2条评论 1172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南部微生活 2019-1-20 10:16
好文章!
引用 南部微生活 2019-1-20 10:16
图一明显赝品,正版的孙中山侧脸很清晰很有立体感。

查看全部评论(2)

相关推荐
发表主题 签到
客服中心
微笑生活,快乐分享!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用户协议
侵权投诉
意见建议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新闻合作
客服中心

南部微生活

南部印象

分类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4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anbuwsh.com